2025年6月26日至28日,我院组织2023级舞蹈编导1班的同学们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进行为期三天的《采风与考察》课程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壮族和瑶族的历史文化沿革,增进对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,深入感受当地非遗文化与民族风情,近距离触摸民族融合发展历史文脉,领略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韵味。为学生们提供舞蹈创作的宝贵灵感和编创素材。此次采风活动由学院副院长黄琼带队,舞编老师张贻华、李卉、孙海怡老师全程专业指导,学院还邀请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吴述松教授、国社科项目评审专家进行学术指导。
同学们通过实地的田野考察、观摩和学习,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与魅力,理解岭南民族民间舞蹈以及粤桂湘三地文化系统之间的关联。
采风首日下午,学生走进连山瑶族小长鼓传承基地,开启小长鼓舞的学习之旅。在当地瑶族艺人的耐心指导下,同学们认真学习每个动作的要领,大家都全身心投入,试图通过肢体语言感受瑶族文化的深厚内涵。
夜幕降临,一场精彩纷呈的连山非遗传承表演在众人期待中拉开帷幕。表演现场,古老的非遗技艺轮番登场,八音、舞狮、壮歌、小长鼓舞……从灵动的歌舞到精湛的传统技艺展示,无不令人叹为观止。
活动第二天上午来到了蒙峒村壮族古村落,热情的村民将同学们迎进村落。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,同学们挑选并换上了特色的壮族服饰,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重现,全程沉浸式体验了一场传统的壮族婚礼。
下午,同学们走进连山民族博物馆,全面参观学习连山壮族瑶族的历史文化沿革脉络。
之后,同学们还在壮歌传承人梁联英的指导下学习了动听的壮语歌迎客歌,在歌声中感受着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第三天上午同学们来到位于福堂镇的壮族织染技艺传承基地——壮锦博物馆,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民族文化体验之旅。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壮族和瑶族婚礼服饰的历史渊源与独特工艺。精美的绣片、繁复的银饰,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民族婚俗的深厚底蕴。壮锦的绚丽世界令人叹为观止。在壮锦传承人的指导下,采风团成员近距离观察了壮锦的织造过程,了解到菱形纹、回字纹等传统纹样背后“一举高中”和“喜从天降"的美好寓意。
采风与考察一路走来,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长鼓舞蹈的技艺学习体验,到连山非遗展演的精彩纷呈,博物馆参观的震撼,同学们的每一段经历,都成为理解岭南连山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。
此次连山采风实践活动,是青春与民族文化的深度对话,也是学院服务地方文化的生动实践。同学们在实践里积累素材、汲取灵感,既增进了对连山舞蹈文化的认知,也为同学们后续艺术创作、文化传播积蓄力量,让民族文化在青春视角下焕发新活力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与地方的文化合作,搭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台,以青春之力书写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。
(撰稿人:谭墨菲 朱琳 左喆;一审:黄琼;二审:周寿明;三审:张伟林)